學校簡介
2017-03-12 21:15:27 點擊:
四川天府新區職業學校(公辦中等職業學校)是四川省重點職業學校,先后被評為四川省內務管理示范學校、四川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三名(名校、名專業、名實訓基地)工程建設三星級名校、四川省內務管理示范學校、成都市創新創業示范學校、成都市中職好課堂基地校、成都市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成都市勞務品牌培訓項目定點培訓機構、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榮獲成都市教育局2021—2022學年度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專項獎,被列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
為學生提供多次選擇多元成才路徑
學校坐落于四川天府新區華陽街道,現有四河和濱江兩個校區。學校成立于1985年,為原四川省雙流縣華陽職業高級中學,2014年更名為成都市華陽職業中學,2018年更名為成都天府新區職業學校,同時,四川天府新區社區治理和社事局將成都天府新區成人中等專業學校整合并入成都天府新區職業學校,2020年再度更名為四川天府新區職業學校。
學校新校區位于天府新區新興鎮涼水村,占地280畝,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有教室100間、辦公室53間、專業實訓室143間,能容納學生5000人。采用四園同構、五位一體、三基地七中心的空間布局。學校秉承公園城市示范區的發展理念,精心設計新校園林綠地,布局人性化學習、工作、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公園學校。落實《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成都公園城市示范區職業教育融合創新發展的意見(川府發〔 2021〕6號》,打造校園、產業園、公園、家園“四園同構”示范樣板。
學?,F有學生2700余人、班級60余個。教師220余人,其中研究生學歷19人、高級教師67人、雙師型教師115人。
學校緊密對接成都市和天府新區產業發展體系,開設了幼兒保育、社區公共事務管理、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旅游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數字媒體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和會展服務與管理10個專業,涉及智慧社區治理、數字文旅和智能制造三大專業群。
學校設置了職普融通班、日語小語種學習班、本科升學班、五年貫通培養班(“3+2高職”)、單招升學班五大班型,為學生提供多次選擇、多元成才路徑。
學校新校區位于天府新區新興鎮涼水村,占地280畝,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有教室100間、辦公室53間、專業實訓室143間,能容納學生5000人。采用四園同構、五位一體、三基地七中心的空間布局。學校秉承公園城市示范區的發展理念,精心設計新校園林綠地,布局人性化學習、工作、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公園學校。落實《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成都公園城市示范區職業教育融合創新發展的意見(川府發〔 2021〕6號》,打造校園、產業園、公園、家園“四園同構”示范樣板。
學?,F有學生2700余人、班級60余個。教師220余人,其中研究生學歷19人、高級教師67人、雙師型教師115人。
學校緊密對接成都市和天府新區產業發展體系,開設了幼兒保育、社區公共事務管理、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旅游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數字媒體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和會展服務與管理10個專業,涉及智慧社區治理、數字文旅和智能制造三大專業群。
學校設置了職普融通班、日語小語種學習班、本科升學班、五年貫通培養班(“3+2高職”)、單招升學班五大班型,為學生提供多次選擇、多元成才路徑。
凝練“至精”文化 堅持以文化人
學校實施“至精”文化品牌戰略,以“共進共榮的生態佳境,創智創行的職教高地”為發展愿景,以“各盡其才,同奉其和”為辦學理念,以“精業弘義”為校訓,以“優其品,協其心,厚其能,健其行”為育人使命,以“適情為基,融合為綱,協同為道,卓越為上”為教育方略,以“黨建引領,機制驅動,課程支撐,團隊強效”為管理方略。
強化德育工作 落實立德樹人
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將中職德育工作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著力構建“348”德育工作體系,實行“三段式管理”,大力推行八項教育。
“三段式管理”即高一軍事化管理,重在培養好習慣和好品格;高二自主化管理,重在增強學生的自律意識和自立能力;高三目標化管理,旨在為學生順利適應工作崗位或升學奠基。
八項教育包括習慣教育、賞識教育、挫折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旨在讓學生吃得好、睡得好、練得好、學得好,為學生平凡的幸福人生奠基。
“三段式管理”即高一軍事化管理,重在培養好習慣和好品格;高二自主化管理,重在增強學生的自律意識和自立能力;高三目標化管理,旨在為學生順利適應工作崗位或升學奠基。
八項教育包括習慣教育、賞識教育、挫折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旨在讓學生吃得好、睡得好、練得好、學得好,為學生平凡的幸福人生奠基。
強化課程建設 深化“三教”改革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推進“三教”改革,以“三級”課堂為載體,構建“五育融合”的精誠課程體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一級課堂實施基礎類課程,因材施教,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
第二級課堂實施拓展類課程,60余門可選課程涵蓋文化素養、體育健康、藝術熏陶、技能培訓、綜合提升五大類,以趣味性為原則,以能力提升為根本,重在滿足學生的多元成長需求,激發自我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第三級課堂實施探究類課程,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在學生心中播撒創業的種子。自2016年“雙創”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參與創業體驗的學生已超過1000人。
第一級課堂實施基礎類課程,因材施教,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
第二級課堂實施拓展類課程,60余門可選課程涵蓋文化素養、體育健康、藝術熏陶、技能培訓、綜合提升五大類,以趣味性為原則,以能力提升為根本,重在滿足學生的多元成長需求,激發自我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第三級課堂實施探究類課程,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在學生心中播撒創業的種子。自2016年“雙創”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參與創業體驗的學生已超過1000人。
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升學品牌逐步樹立
在“至精”文化浸潤下,在三級課堂和三段式管理的共同作用下,學校校風正、學風濃,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高升學率逐步成為學校品牌。
近五年,學校職教高考升學人數從243人上升至849人,本科上線人數從33人上升至125人。2022年,四川天府新區職業學校高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本科上線125人,本科上線人數位居全市第2名、全省第8名;??粕暇€724人,其中534人被高職院校單招提前錄??;另有8名學生赴日留學。
2023年,2022級職普融通班55名學生參加成都市普通高中調研考試,其中39名學生成績達到全市中線,22人順利轉入普高就讀。
近五年,學校職教高考升學人數從243人上升至849人,本科上線人數從33人上升至125人。2022年,四川天府新區職業學校高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本科上線125人,本科上線人數位居全市第2名、全省第8名;??粕暇€724人,其中534人被高職院校單招提前錄??;另有8名學生赴日留學。
2023年,2022級職普融通班55名學生參加成都市普通高中調研考試,其中39名學生成績達到全市中線,22人順利轉入普高就讀。
創新打造現代化融合育人典范學校
學校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29號)文件精神,緊抓天府新區作為省級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機遇,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秉承“共建、共融、共享”理念,整合新區政府、行業、學校、企業資源,深入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持續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建設成為全省首創的綜合實力強、人才培養質量優、社會認可度高、可復制推廣的全國現代化融合育人典范。
太平中學高中部將與天府職校一同搬遷入駐新校區,實現“一區兩校”,開展職普深度融合,探索共建綜合高中。通過加深職普學生間的交流互訪,讓更多學生接受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參與職業體驗,增強職業認知,真正實現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的互融互通,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多元成才。
天府職校將依托新校的產教融合區和培訓中心,積極探索“生產實訓”+“教育教學”+“職業培訓”+“創業孵化”+“科研研發”相結合的運行模式,構建產、學、培、創、研“五位一體”功能布局。依托各大專業,建設國防教育與勞動職業體驗教育綜合實踐基地、醫養教融合試點基地、數字媒體拍攝基地,培訓中心、學前教育中心、電商運營中心、智能制造加工中心、創新創業孵化中心、酒店與餐飲服務中心、天府劇場演藝中心“三基地七中心”專業布局,建成“一專一企一實體”的產教融合載體,構建實景化的學習場景,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推動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凸顯職教類型教育特色,真正培養和社會無縫接軌的技術技能人才。
作為四川省首個市級科技苗圃和市級科技企業雙創載體,天府職校新校區建成投用后,可以為初創企業孵化提供近2萬平米的場地以及智能制造、電子商務等專業平臺,促進天府新區產業、學校專業、青年創業相互融合與提升。同時,學校堅持政府主導、高校引領、科研院所支撐的合作模式,立足天府新區產業布局,優化學校專業結構,依托國科大等區內的科研院所及區域內四川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碩士博士研究院,建立碩士博士工作站,打通“產學研用”通道,把握數字化契機,構建“數智”校園,加速成果化,打造協同創新“新極核”,將優質科研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將優質科研設施轉化為教學創新平臺,將優質科研人員轉化為師生導師,通過科技研發與教育教學創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促進科教廣泛融匯,全面提升育人質量,同時孵化一批高科技企業落地天府新區,服務新區產業提檔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
做響學歷教育、深化職普融通、做強職業培訓、拓展產教融合、探索科教融匯,培育時代工匠,助推產業發展,擦亮職教品牌。四川天府新區職業學校一直在路上!
太平中學高中部將與天府職校一同搬遷入駐新校區,實現“一區兩校”,開展職普深度融合,探索共建綜合高中。通過加深職普學生間的交流互訪,讓更多學生接受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參與職業體驗,增強職業認知,真正實現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的互融互通,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多元成才。
天府職校將依托新校的產教融合區和培訓中心,積極探索“生產實訓”+“教育教學”+“職業培訓”+“創業孵化”+“科研研發”相結合的運行模式,構建產、學、培、創、研“五位一體”功能布局。依托各大專業,建設國防教育與勞動職業體驗教育綜合實踐基地、醫養教融合試點基地、數字媒體拍攝基地,培訓中心、學前教育中心、電商運營中心、智能制造加工中心、創新創業孵化中心、酒店與餐飲服務中心、天府劇場演藝中心“三基地七中心”專業布局,建成“一專一企一實體”的產教融合載體,構建實景化的學習場景,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推動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凸顯職教類型教育特色,真正培養和社會無縫接軌的技術技能人才。
作為四川省首個市級科技苗圃和市級科技企業雙創載體,天府職校新校區建成投用后,可以為初創企業孵化提供近2萬平米的場地以及智能制造、電子商務等專業平臺,促進天府新區產業、學校專業、青年創業相互融合與提升。同時,學校堅持政府主導、高校引領、科研院所支撐的合作模式,立足天府新區產業布局,優化學校專業結構,依托國科大等區內的科研院所及區域內四川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碩士博士研究院,建立碩士博士工作站,打通“產學研用”通道,把握數字化契機,構建“數智”校園,加速成果化,打造協同創新“新極核”,將優質科研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將優質科研設施轉化為教學創新平臺,將優質科研人員轉化為師生導師,通過科技研發與教育教學創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促進科教廣泛融匯,全面提升育人質量,同時孵化一批高科技企業落地天府新區,服務新區產業提檔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
做響學歷教育、深化職普融通、做強職業培訓、拓展產教融合、探索科教融匯,培育時代工匠,助推產業發展,擦亮職教品牌。四川天府新區職業學校一直在路上!